絕對坐標與相對坐標
在CAD為繪圖空間提供了一個世界坐標系,我們稱之為絕對坐標。
此外,CAD還有另一種坐標——相對坐標。每一個絕對坐標均參照坐標原點而言,而相對坐標則以其前一點為計算參照。
比如,下圖中B的相對于坐標原點的絕對坐標為(15,18),而相對于其上一點——A的相對坐標為(5,8),圖中的“@”符號表示相對的意思,事實上,我們在進行相對坐標輸入時也需要帶“@”符號。
坐標表示方法
不管是絕對坐標,還是相對坐標,有兩種常用的表標方法——笛卡爾坐標和極軸坐標,因此在進行坐標輸入時,CAD也提供兩種對應的坐標輸入方法。
平面上的笛卡爾坐標系由一個原點和兩個通過原點的、相互垂直的坐標軸構成,如下圖。平面上任何一點P都可以由X軸和Y軸的坐標所定義,即用一對坐標值(x,y)來表示一個點的坐標。例如,某點的笛卡爾坐標可以表示為(3,4)。
極坐標系由一個極點和一個極軸構成,如下圖。極軸的方向為水平向右,平面上任何一點P都可以由該點到極點的連線長度L(>0)和連線與極軸的交角a(極角,逆時針方向為正)所定義,即用一對坐標值(L<</span>a)來定義一個點,其中“<</span>”表示角度。例如,某點的極坐標為(5<30)。
坐標輸入
在二維圖形中,如果用笛卡爾坐標來表示絕對坐標,分別輸入其X軸、Y軸坐標即可,如(10,20)。
如果用極坐標來表示絕對坐標,其格式為:距離<角度。
如果用笛卡爾坐標來表示相對坐標,只需分別輸入點的位移增量,其格式如“@10,20”。
如果用極坐標來表示相對坐標,其格式如“@10<20”,表示該點距上一點的距離為10,和上一點的連線與x軸成20度。
利用坐標輸入來繪制直線
1、輸入L,回車,或單擊直線按鈕,啟動直線繪制命令。
2、在命令行輸入0,0,回車,確定直線第一點。
3、在命令行輸入@10,0,回車,繪制一條沿X軸方向長度為10的直線,
4、在命令行輸入@10<45,回車,繪制一條長度為10,與X軸正向角度為45的直線,如下圖所示。
5、輸入C,回車,完成一個閉合的三角形,如下圖所示。
注意:上面的相對坐標在命令行輸入時要加上@,如果在圖形窗口的動態(tài)輸入框中輸入不必加上@,因為動態(tài)輸入默認輸入的就是相對坐標,如下圖所示。
總結:坐標系是CAD提供的三維空間的基準,有了這個基準,就可以準確定位點、線、面之間的相互位置關系,可以更好地繪制圖形和模擬現(xiàn)實的效果。了解坐標系和掌握坐標輸入的各種方法,是學會CAD繪圖的基礎。
推薦閱讀:CAD中如何繪制指定弧長的圓弧
推薦閱讀:CAD手機版
· ZWorld2025中望全球生態(tài)大會成功舉辦:推動工業(yè)可持續(xù)創(chuàng)新2025-08-29
· “破壁壘,鑄未來”!中望全球生態(tài)大會信創(chuàng)專題論壇即將舉行2025-08-27
· ZWorld2025|共謀研發(fā)新范式:消費電子專題論壇即將舉行2025-08-27
· ZWorld2025|破解高效制造難題!中望全球生態(tài)大會機械設備行業(yè)論壇即將開啟2025-08-25
· 汽車零部件專題論壇邀您共謀破局之路2025-08-25
·? 破解提質(zhì)增效難題!中望全球生態(tài)大會模具制造專題論壇即將舉辦2025-08-25
· ZWorld2025|產(chǎn)教協(xié)同創(chuàng)新論壇即將舉辦:共筑工業(yè)軟件人才培養(yǎng)新生態(tài)2025-08-23
·玩趣3D:如何應用中望3D,快速設計基站天線傳動螺桿?2022-02-10
·趣玩3D:使用中望3D設計車頂帳篷,為戶外休閑增添新裝備2021-11-25
·現(xiàn)代與歷史的碰撞:阿根廷學生應用中望3D,技術重現(xiàn)達·芬奇“飛碟”坦克原型2021-09-26
·我的珠寶人生:西班牙設計師用中望3D設計華美珠寶2021-09-26
·9個小妙招,切換至中望CAD竟可以如此順暢快速 2021-09-06
·原來插頭是這樣設計的,看完你學會了嗎?2021-09-06
·玩趣3D:如何巧用中望3D 2022新功能,設計專屬相機?2021-08-10
·如何使用中望3D 2022的CAM方案加工塑膠模具2021-06-24
·CAD自動生成的 Defpoints圖層有什么用?2018-08-23
·CAD如何用圓輔助繪制三角形2020-05-20
·CAD中如何繪制連續(xù)不同半徑的圓弧?2022-07-04
·CAD中如何在一幅大圖中截取其中一部分打印2018-04-19
·CAD中橢圓和直線如何組成多段線2017-07-10
·CAD表格中的數(shù)字為什么變成02024-11-18
·CAD中剪切或延伸多條線段2017-07-27
·CAD旋轉(zhuǎn)網(wǎng)格的方法2020-08-10


